掃碼體驗手機版
掃碼關注公眾號
掃碼關注公眾號
?格陵蘭島位于北美洲的東北部,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,全島面積為2,166,086平方公里,海岸線全長三萬五千多公里,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。格陵蘭島位于北美洲的東北部,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,全島面積為216.6萬平方公里,海岸線全長三萬五千多公里,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,比西歐加上中歐的面積總和還要大一些,因此也有人稱之為格陵蘭次大陸。
格陵蘭島既是地球上最大的島嶼,也是大部分面積(約83.7%)被冰雪覆蓋的島嶼。格陵蘭島的大陸冰川(或稱冰蓋)的面積達181.3萬平方公里,其冰層平均厚度達到2300米,與南極大陸冰蓋的平均厚度差不多。格陵蘭島所含有的冰雪總量為300萬立方公里,占全球淡水總量的5.4%。如果格陵蘭島的冰雪全部消融,全球海平面將上升7.5米。
(一)在格陵蘭島拍極光:完成了在斯瓦爾巴特群島4天的登陸巡航,我們的海精靈號穿過北極難得一見的大風浪,一路駛向格陵蘭島,當晚就看到了,向往已久,追尋已久的北極光!
極光---:是原子與分子在地球大氣層最上層(距離地面100-200公里處的高空)運作激發(fā)的光學現(xiàn)象。它的形成有三大要素:太陽風、地球磁場、大氣。所謂“太陽風”,是太陽對北極光宇宙不斷放射的一種能量,它是由電子與質(zhì)子所組成。由于太陽的激烈活動,放射出無數(shù)的帶電微粒,當帶電微粒流射向地球進入地球磁場的作用范圍時,受地球磁場的影響,便沿著地球磁力線高速進入到南北磁極附近的高層大氣中,與氧原子、氮分子等質(zhì)點碰撞,因而產(chǎn)生了“電磁風暴”和“可見光”的現(xiàn)象,就成了眾所矚目的“極光”。
北極格陵蘭島東部最北端有人類居住的小鎮(zhèn)Ittoqqortoormiit生活著近500個當?shù)鼐用瘢簿褪且蚣~特人,或者是我們之前所知曉的愛斯基摩人。他們世代生活在北緯70度左右的北極冰雪世界,保留了很多傳統(tǒng)的習俗,比如專業(yè)狩獵為食。雖然小鎮(zhèn)和居民看似與世隔絕,但隨著近幾十年現(xiàn)代文明的傳播以及一些旅游項目的開發(fā),因紐特人也開始接觸接收現(xiàn)代文明產(chǎn)物。這次去Ittoqqortoormiit小鎮(zhèn)參觀的近3個小時,就有機會走進他們的生活,了解這個神奇民族的習俗,看到了他們潮流的一面。
斯基摩人Eskimo是北極地區(qū)的土著民,整個北極圈都有他們的蹤影,比如西伯利亞、阿拉斯加、格陵蘭島、加拿大等,這個人群屬于蒙古人的后代,往北遷徙的族群。他們生活在寒冷的北極,主要是依靠狩獵,捕魚,馴鹿為主,這里不缺的是肉、皮毛,相對來說蔬菜就很奢侈,或者說沒有可能。他們有些信奉天主教或者基督教新教。不過他們還是喜歡叫他們因紐特人。
格陵蘭島美麗的峽灣,冰川,冰山,冰島。極寒冰凍下生長的植物:
?冰與海水的相互運動,使冰川或冰蓋末端斷裂入海成為冰山。還有一種冰川伸入海水中,上部融化或蒸發(fā)快,使其變成水下冰架,斷裂后再浮出水面。冰山產(chǎn)生的速率在北冰洋為每年280立方公里,大多數(shù)冰山的比重為0.9,因此其質(zhì)量的6/7在海面以下。北冰洋的冰山高可達數(shù)十米,長可達一二百米,形狀多樣。在北冰洋,由于埃爾斯米爾島北岸的冰架破裂而形成的冰山,其中特大的冰山叫“冰島”。根據(jù)世界氣象組織海冰術語,冰山和冰島的定義如下:
冰山--形狀多變的、露出海面高度5米以上的巨大冰塊,由冰川碎裂而成,漂浮或擱淺,形狀有平頂、圓頂、傾斜、尖塔或山峰狀及風化的或不規(guī)則狀。
冰島--漂浮的、露出海面高度約5米的特大冰塊,由北極冰架破裂而成,厚度30--50米,表面平坦,面積從數(shù)千平方米到500平方公里以上,表面特征規(guī)則起伏呈肋狀。
世界上的冰山主要分布在北冰洋和南大洋:北冰洋一主要是冰島,其運動隨北冰洋環(huán)流沿順時針方向旋轉(zhuǎn),有些已經(jīng)歷30多年,旋轉(zhuǎn)了數(shù)周其中有些經(jīng)格陵蘭東部漂流到大西洋。
相關評論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