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碼體驗手機版
掃碼關(guān)注公眾號
掃碼關(guān)注公眾號
挪威位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。東鄰瑞典,東北與芬蘭和俄羅斯接壤,南同丹麥隔海相望,西瀕挪威海。主要旅游城市有首都奧斯陸、第二大城市卑爾根等,西北部地區(qū)的峽灣和冰川等自然景觀享有盛名。
挪威位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。東鄰瑞典,東北與芬蘭和俄羅斯接壤,南同丹麥隔海相望,西瀕挪威海。主要旅游城市有首都奧斯陸、第二大城市卑爾根等,西北部地區(qū)的峽灣和冰川等自然景觀享有盛名。
[收縮介紹]下了船我們開始了下一個探險,領(lǐng)隊再次催促每個人趕快上廁所,因為接下來兩三個小時內(nèi)都找不到廁所。我們翻過這座山去山的另一面,這條路在當(dāng)?shù)乇环Q為“鷹之路”。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就是因為這里的山勢十分陡峭,只有勇敢的雄鷹才能飛的上去。這條路從Geiranger到Eidsdal的部分海拔達到
夜色獨涼
2019-03-07 11:36:39
22132 人 已 閱讀
布道臺是位于挪威西南部的羅加蘭郡內(nèi),呂菲爾克區(qū)弗爾桑德附近的一處懸崖,由于懸崖的頂部有一塊25平方公尺寬的方形巖石,形狀酷似牧師于教堂布道的講臺,因此得名,而此地又可稱為祈禱峰、圣壇峭壁、普萊克斯托倫峰和圣壇巖等等。這一座佇立于里瑟峽灣海岸的高聳懸崖,高度有604公尺,正對著以「奇跡石」而聞名的謝拉格山,由于頂部擁有十分遼闊的視野,同時也是欣賞峽灣風(fēng)光的好地方,因此成為當(dāng)?shù)刂挠^光景點,每年都有數(shù)以萬計的人來此挑戰(zhàn)自己的膽量(但似乎也有人來此自殺......)站在臺上的,為勇敢者的象征?。?!登步道臺,來回需要4個小時的時間,(查看網(wǎng)上說要身體好的來回需要4個小時)而且絕大部分路就圖上展示的,基本就是亂石崗,對于我們這樣年齡段的人,實在是堅苦了些,原來打算能走多遠只要能看見奇觀拍過照就滿足了,結(jié)果不是想象的哪樣,直到爬到了盡頭才看見??!一路多虧遇見下山的老外朋友們的鼓勵,說太壯觀了,一-定要身臨其境,路走到一半的時侯才下定決心,發(fā)起沖峰,一鼓足氣到頂,可是已毫?xí)r2個半小時了,由于團隊要趕機場,規(guī)定時間結(jié)合,不敢?guī)?,修息,拍照,然后一路小跑毫?xí)r一個半小時,提前半小時到結(jié)合點!勝利的喜悅過后,就是腰疼啊,我們團隊的幾個女士都吃了止痛藥,以保證明天的行程順利進行……,世界奇觀步道臺,我來過了!?。?
多彩年華
2019-12-11 11:37:52
20115 人 已 閱讀
挪威首都奧斯陸維格朗公園雕塑作品是由挪威著名雕塑家古斯塔夫.維格朗(1875年-1948年)在1906-1943年間的雕塑作品組成,占地80公頃,按幾何圖形設(shè)置,共有192座雕像和650個浮雕。這些雕塑作品絕大部分為裸體,有石雕,也有銅雕。據(jù)稱是當(dāng)今世界上最大的人體雕塑公園。公園內(nèi)有用石、銅、鐵、木雕塑成的150組群雕像,散布在公園 455畝的范圍內(nèi), 反映的都是同一題材,即人生。因此又稱“人生公園”。 公園內(nèi)雖然雕像比比皆是,但是多而不亂,錯落有致。園里有一條長達850 米的中軸線,正門、石橋、噴泉、圓臺階、生死柱都位于軸線上,主要雕像、浮雕分布其間。石橋兩側(cè)各有 29 座彼此對稱的銅雕。噴泉四角,各有5 幅樹叢雕,四壁為浮雕,中央是托盤群雕。圓臺階周圍是勻稱的 36 座花崗巖石雕,中央高聳著生死柱。全部雕像,形成幾幅美麗的幾何圖案,勻稱和諧,渾然一體。有人說,“在這里,你暢懷吸納生命的氣息;在這里,你強烈感受生命的律動;在這里,你真切凝視生命的姿態(tài),在這里,你深刻感悟生命的意義?!眹娙慕?,各有5幅樹叢雕,四壁為浮雕,中央是托盤群雕。六個強壯的男人奮力托起石盆,石盆泉水四溢。這水象征財富,這石盆象征著生活的艱辛,男人只有撐得起生活的重擔(dān)才能享受人生的歡樂。噴泉下面的四壁是浮雕,從嬰兒出世開始,經(jīng)過童年、少年、青年、壯年、老年,直到死亡,反映人生的全過程。而四角的樹叢雕,一角是天真活潑的兒童,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,一角是勞累艱苦的壯年,一角是垂暮臨終的老年,組成人生的四幅畫面?!渡h(huán)》,這是一座銅雕,由男女老少7人交錯擁纏,形成環(huán)狀,它象征人生圓滿循環(huán)的過程,展現(xiàn)人類世代繁衍生存的軌跡,蘊含著人生的希望、再生的理念。這個環(huán)也寓意著女性。雕塑公園圓臺階中心的生死柱,無論在藝術(shù)技巧上,或是思想內(nèi)容上,都算得上園中具有代表性的杰作。它是維爾蘭花費14 年心血雕成的。石柱高達17 米,周圍上下刻滿了121 個裸體男女浮雕。柱上死者慘相目不忍睹,有夭折的嬰兒,不幸的青年,披頭散發(fā)的婦女,骨瘦如柴的老人。這根“生死柱”描繪了世人不滿于人間生活而向“天堂”攀登時,相互傾軋和相互扶掖的情景。人們有的沉迷,有的警醒,有的掙扎,有的絕望,組成了一個陡峭上升的旋律。維爾蘭雕塑公園里所有雕像的中心思想,集中突出一個主題: —人的生與死。如噴泉四壁的浮雕,從嬰兒出世開始,經(jīng)過童年、少年、青年、壯年、老年,直到死亡,反映人生的全過程。而四角的樹叢雕,一角是天真活潑的兒童,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,一角是勞累艱苦的壯年,一角是垂暮臨終的老年,組成人生的 4 幅畫面。圓臺階的 36 座石雕,也是從嬰兒出生開始的,游人依次環(huán)行,漸漸看到人生各個時期的形象:孩子們在捉迷藏,少年們在扭打玩耍,情人在竊竊私語,老人們熬度暮年,環(huán)繞一周,到第36 座死亡球塔為止。石橋兩邊的護欄上,安放著反映日常生活的58 座青銅雕像,塑造了許多青年男女和兒童。體格雄健的男子、綽約多姿的少女和純真無邪的兒童組成了大組群雕。它們有的在盡情地跳舞,有的在談情說愛,也有丈夫打罵妻子兒女的……維爾蘭在這組雕像群中,穿插了一個新的主題思想----父親與孩子們在一起。相傳 20 世紀(jì)初期,在西方男人們的心目中,料理家務(wù)、養(yǎng)兒育女和經(jīng)營“后方”乃是妻子們的事。他們一方面向往成家立業(yè),另一方面卻又不甘心陷入家庭生活的網(wǎng)套。他們厭煩婚后的生活,企圖掙脫妻子兒女們的糾纏。但現(xiàn)實生活像一團團亂麻,剪不斷,理還亂,將他們和家人盤繞在一起。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嚎啕大哭的小男孩雕像,只見他跺著雙腳,揮動著胳膊,仿佛尋求父母之愛。雕塑公園沒有任何說明文字,大概是想讓觀眾自己去發(fā)現(xiàn)去體會。雖然雕塑的身形有些抽象,但神態(tài)表情也可以清晰分辨雕塑的男女和年齡。并且無論是誰都可以很容易看出作者想表現(xiàn)的就是人在一生不同階段中會遇到的各種人與人的關(guān)系。?
岷山雪
2019-12-27 14:59:35
9778 人 已 閱讀
?在挪威西海岸博肯峽灣中的斯塔萬格 (Stavanger),前一天傍晚天空并不晴朗,心想明天早上沒有戲了。但是那顆躁動的心總是掂記著,半夜起床觀察了幾次天象,凌晨時發(fā)現(xiàn)天邊仿佛有一絲魚肚白,反正也睡不著,索性爬起來到海邊----機遇總是垂青有準(zhǔn)備的人,欣賞并拍攝到了非常震撼的朝霞(而朋友們還在呼呼的賴床)。?
岷山雪
2019-12-27 14:52:55
9247 人 已 閱讀